靈修文章
Articles on spirituality
恩典滿滿的避靜
2024年由李秀華老師帶領的將臨期避靜活動於嘉義梅山靈修中心舉行,11月22日至26日為期五天四夜,內容豐富而有深度,結合每日彌撒、靜心靜禱、個人靈修、神師晤談、團體生活,並輔以深入的靈修講座包括「將臨期避靜專題」、「靜心靜禱」、「天主是愛」、「信德」、「望德」、「聖神派遣的天國僕人」等主題,幫助學員準備降臨期,並且更深刻認識與強化靜禱所需要的信望愛三超德,學員們也在幾天的相處中彼此分享靈修生活與靜禱的經驗,培養出深厚如家人般的靈性友誼。
所有學員每天至少一到二小時齊聚聖堂一起靜心靜禱,享受與主同在的寧靜平安,透過每日長時間的集體靜心靜禱,幫助學員在靜默中與天主在一起,集體靜禱的沈靜氛圍,使長時間的靜禱更為容易可達成。此外,避靜期間有許多自由的時間讓學員可以在靈修中心的週邊或小山丘的苦路安靜地走路、祈禱、默想、閱讀。秀華老師也安排每位學員能夠跟神師有個別晤談,關照學員個別的靈性需求。避靜期間並安排和好聖事的準備與舉行,幫助學員靈性反省與重整。
秀華老師很重視身心靈的整合,尤其是身體健康的操練,每日清晨彌撒之後,帶領大家一起在靈修中心的廣場運動,放鬆筋骨、調整呼吸、笑笑功,傍晚帶著大家一起猿猴式超慢跑,增添有趣的身心互動體驗。每堂課前大家一起唱詩歌讚美天主,並由學員帶領舞蹈,透過肢體語言流露對天主的愛,不論是「活出愛」、「去有風的地方」等歌曲,在靈性氛圍下的舞動,莫不令人感動萬分,熱淚盈框。老師在課程中也運用彩繪活動與分享,促進學員彼此的認識與相互扶持,並讓人體會美好的共融與感動。避靜結束前,每位學員輪流在聖母態像前祈禱許願,祈求靈修旅程有更多突破與努力。這是一場充滿恩典與愛的靈性之旅,也是一場靈性的充電之旅,每位學員都攜帶滿滿的感動與祝福歸返日常生活,繼續實踐個別的靈修與靜禱生活。
學員們對於這次的嘉義梅山避靜的心得,重點整理如下:
一、回家:內心的朝聖之旅
有學員將這次避靜形容為「內心的朝聖之旅」,阿惠表示自己第一次深刻感受到避靜像是「回到愛的家」,充滿天父的愛和團體間的支持與溫暖。她說「第一次覺得像回到愛的家一樣、第一次有五天的避靜、第一次有無聲與笑聲不斷的避靜、第一次有種不想回台北的感覺、第一次近距離的看見每位身上有天主給的恩寵天賦、第一次很深的感覺到自己在信仰的路上不孤單,這一切一切都是因為有您們、有天父的愛、有老師耐心溫暖的靈修帶領!這是一段內心的朝聖之旅,與天父的愛是我一輩子不想失聯的愛」。她也分享歌曲「去有風的地方」這首歌讓她想到瑪利尤震神父的兩本書「聖神的吹拂」「我要見天主」,願聖神的風帶著我們去遇見天主。學員透過發自靈性的舞蹈來詮釋和抒發對天主的愛,深深感動在場每一位弟兄姊妹。
游弟兄則形容避靜中的靜禱是回家的路,是與天主建立深刻關係的過程,他在避靜中感受到「孤鳥不孤單」,形容這是一次深刻的屬靈體驗。他強調「每個人都好愛主,真情流露毫無隱藏」,這樣的氛圍觸動了他分享「活出愛」,感受天主愛的長闊高深,這是「天堂在人間」的感受,並願意在每日靜禱中持續與主同行。
二、與主相遇:靜心靜禱的力量
馬修女感慨避靜讓她重新喚醒修道生活中「疏忽的深度祈禱」,學員瑞在這次避靜中則重新梳理了自己的生活目標,並在與主的親密交談中確認了天主的旨意。她引用了南丁格爾的話:「不必要的噪音是對病者及健康的人最大的護理疏失」,她提醒自己要透過靜默靜禱持續調整身心,邁向永生。學員珍則在安靜中深刻體會到「不要期待學習更多知識,而是要加深對耶穌的愛」,她形容避靜中的靜默和分享讓她內心得到靈裡的觸動,也讓她更加堅定在靜禱之路持續進行。
學員阿玉表示「在與大家的相處中,讓我驚覺竟是如此豐富! 特別是每個人的生命故事都很感動我。大家都對核心我的體悟原來都這麼深,都是我可以學習的前輩。加上老師的課程講解,與實地的靜禱,實在是一次很棒的旅程」。她期望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每日的靜禱,並將所學融入生活中,成為生命滋養和突破的契機,最終能更自由也更愛主、愛人、愛自己。
三、靈修團體:突破孤單,找到歸屬
這次避靜的團體生活為每位學員帶來很多的激盪與感動,有同樣愛天主、愛靜禱的一群屬靈同伴彼此陪伴和支持,讓許多學員在信仰道路上不再孤單獨行, 阿惠說「與您們一起如同家人般溫馨的生活,是我不願中斷的信仰同伴,這一切的美好恩寵溫暖了我心深處的空洞與孤單,因為您們、因為天主的愛,讓我更確認當我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耶穌基督時,在信仰的路上,您們也與我同行同在」。
學員路得也認為在避靜中的屬靈夥伴讓她感受到歸屬感。天路同行與陪伴幫助她超越現實生活的孤單,「老師提到靜觀者的孤鳥特質,我很有共鳴,我們每一個人在自己的世界都是孤鳥,但是因為有屬靈家人的時時相伴,我們相聚時,是那麼有活力,那麼互相理解與感動,有這樣的信仰群體真好,尤其是大家在一起靜禱,那種同時的臨在,無論是空間上的臨在、靈性上的臨在,都是真實又寶貴,這就是信仰團體最美麗的激盪。有這群熱愛靜禱的屬靈家人為伴,我們是靜觀孤鳥,但我們不再孤單」。
游弟兄在結束避靜的回程路上流下感動的眼淚,心裡有滿滿的感恩與悸動,「我想我在靜禱的路上不再孤單,對我這孤鳥而言,感覺喜樂又溫暖,很久沒有那麼真實的感受了。會來參加避靜的人都是愛主的教友,彼此良善的眼神和互相接納的氛圍,讓我能自由自在的做自己,想說什麼就說,感動落淚或由衷欣喜都不用隱藏和壓抑。這些同學不遠千里而來,收穫滿滿而去,都是天主愛的計劃,祂的愛無遠弗界,長闊高深,透過夥伴而臨在我心中,就像是天使與我同在,我想若有天堂,我已身在其中」。
四、感恩:生命的豐富與精彩多樣
許多學員感謝秀華老師和同伴們的辛勤安排與分享,鳳姐特別提到避靜幫助她學會透過長時間靜禱沉澱心靈,以聆聽天主的聲音,並體驗到團體多樣性的精彩與溫暖,她很欣賞學員們以不同的天賦展現生命的多樣性與豐富性,每一個人都有特別恩賜與才幹,互相造就。阿蓮則以彩虹比喻團體中每位成員的才華恩賜的多樣性和美麗,她開始靜禱後,感受到與人更深的連結與熱情,並在團體中找到「欠缺或相似的自己」,這對她是一次幸福的旅程,與耶穌和團體生活在一起帶來無比的喜樂與感動,靜禱的力量改變了她原本封閉的心,五天的避靜是「幸福的五天」,有「清晨的彌撒、靜禱中的暖流」和耶穌的愛帶來的內心平靜與喜樂。
五、培養靜禱習慣,讓靈性成長深化
許多學員表達了對靜心靜禱的熱愛與感激,並期許能建立更好的靜禱習慣,學員們紛紛表示,靜心靜禱不僅是一種靈性操練,更是日常生活的滋養與突破。阿瑞說她從忙碌的生活中抽身,在避靜中找到與耶穌的親密交談。她提醒自己要每天實踐靜禱,並在生活中落實靜默,以迎接靈性的深度成長。阿玉認為這次避靜讓她感受到天主愛的廣度與深度,她決心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靜禱,並將學到的知識與他人分享,讓靈性的成長能持續深化。
「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游弟兄認為尋求主的過程,就是最好最美的休息,他喜歡這種休息,「在每日與天主的相處之中,在與同行夥伴的相遇之中,及在認識自己的靜默之中,我們也會因著簡單執著愛主的心,日益堅定地凝視祂,仰望祂,尋求祂,終有見到主的那一天,那時眼淚將轉為歡呼,和主合一在永恒的愛裡。因靜心靜禱,主與我同在,也與大家同在」。
六、感謝天主恩典滿溢
學員阿珠幽默地提到五天避靜像「公主的生活」,沒有日常的繁瑣家務,而能全然投入靜禱。她提到靜禱中的與主親密相遇,讓她感到充滿力量和喜樂,也啟發她將靜禱的精神帶回日常生活中。學員珍說她愈來愈愛上避靜,希望以後能有更多天的避靜,「在安靜中只有天主和我,這是多麼大的恩寵和享受。雖然課程內容大致跟看過的書相近,但是就是百聽不厭,且一次次的加深自己的認知及體會,這讓我想到,在避靜中不要期待學習更多新的知識,而是要加深我對耶穌的愛,從頭腦轉入內心。而聽老師、同學的分享,更是感動,那是靈裡的觸動」。
阿蓮感性的說「在耶穌內,我們真的是一家人,喜樂和耶穌如此同在的五天,喜樂和大家一起唱歌帶動跳的感動,喜樂終於內心有那麼多的話想要對你們說的衝動,原來讓耶穌來扣門,是如此的美好」。這次避靜活動為學員們帶來滿滿的感動與啟發。從靜心靜禱到團體分享,從課程學習到生命見證,學員間彼此真摯的分享,為大家帶來一次難以忘懷的內心旅程,每位學員都帶著豐富的恩寵離開,並期待在日常生活中延續這份靈性的感動。感謝秀華老師的細心引導,感謝每位學員的分享與陪伴,願天主的愛繼續在每個人的生命中發光發熱。期待下次相聚,繼續這場與天主相遇的美好旅程。願天主的愛與每位學員同在,帶來持續的靈性滋養與生命的突破。願一切感恩、頌讚、光榮歸於天主。
台中南屯堂路得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