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文章 Articles on spirituality

城市的神聖曠野 (12)

NOV 04,2021

  真福瑪利尤震神父非常重視靜觀和行動的整合,動靜平衡的生活。他所創辦的生命之母團體,團員一天兩個鐘頭的靜禱,一年至少連續21天回到培育中心的靜獨月(類似隱居),都是看重隱退的實際行動:「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你們住在我內,才能結果實。」(若十五)。尤其靜默(silence)和靜獨(solituude)在生命之母團體的培育中心是絕對必要的。一般來說,培育中心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靜默中度過,除了中、晚餐後一個鐘頭左右的散心外,連工作勞動都是在靜默中進行。因為一切重要的工作,都必須在收斂心神和靜默的情況下進行:如實驗者,需要在專注靜默中仔細記錄各項條件和結果。哲學家思考問題,也必須收心,整理思緒和深入了解問題。專務靈修的人要全神追求天主,當然靜默不可少,因為「聖父只發一言:就是他的聖子。他在永恆中,且在永恆的寧靜中發此一言。只有那在靜默中的靈魂才聽到此言。」(聖十字若望的《格言》307)

  瑪利尤震神父說:「要達到靜觀祈禱的境界,尤其需要靜默和靜獨。在靜觀中,天主的智慧不僅光照理智,而且遍及整個靈魂。因此,祂要求整個靈魂調整方向,收斂心神,直至靈魂的深處都風平浪靜,這樣才能接受祂神光的作用,達到使人靈轉化的效果。」(《我要見天主》,531頁)

  靜默不只是沒有聲音,除了管制口舌言語的靜默外,還有控制本性的活動以及內在的靜默。本性活動像饒舌一樣擾亂靜默。它牽制人的官能,使人疲勞、緊張和焦慮,因此會使人精神耗散,破壞心神的收斂,增加收心靜禱的種種困難,甚至擾亂靜禱,使靜禱無法進行。天主是在靈魂中央,即在靈魂最神聖的深處生活、行動和我們奧祕地結合。外在靜默的可貴在於有助於內在的靜默。但是,要實現內在靜默卻有不少的困難,靜觀者會因此受到一些苦楚。剛開始感覺有了些進展,但在安靜中反而又出現了許多雜念,似乎無法掌控官能,這是必經的過程。由於對這方面的無知和誤解,認為靈修的進步,必然伴有內心的安寧;使人以為上述狀況只在浪費時間,內心慌亂不安,甚至斷然放棄靜禱,真是可惜!

  瑪利尤震神父引用大德蘭的經驗和教導,配合他自己的經驗,有條不紊地在他的傑作《我要見天主》第三部第五章,給我們詳述了如何跨越這些瓶頸。靈修生活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包含起初的三個住所。在這階段,天主給與一般性的援助,人可以利用管理官能活動的心理原則,有效地收斂心神,維持內在的靜默。第二階段從第四住所開始,天主給人特殊性的援助,天主的活動逐漸占主導地位,勝過人的官能活動。天主或以神味來掌控或以神枯來使官能失去行動力,其影響靈魂的方式各不相同。影響從靈魂深處開始,一般首先達到意志,經常也光照智力,但對於記憶和想像力卻很少約束。若說天主全面的掌控或同時使各官能暫停活動的情況,那只有發生在第五住所中神秘結合的恩寵之內,或第六住所時,且持續時間也很短。然而對意志的影響則能持續相當長的時間,通常會在第四住所的寧靜祈禱或被動的收斂心神發生;這時被動的收斂心神也能影響到感覺官能。

  聖女大德蘭在《全德之路》中,為我們詳述了主動收斂心神的方法:我們是聖神的宮殿(格後六16),所以「從我們靈魂的宮殿中清除一些小人物和小事物是多麼的重要!」,「要有一張合我們口味的耶穌像,來幫我們回到耶穌基督身邊;要用一本語言易懂的好書」。要堅持努力,才能使我們養成習慣,易於進入主動的收斂心神的狀態。同時,創造一個樸實無華的曠野,會使人貧乏又超脫。曠野的靜默使靈魂與外界隔絕,留下的只是自然的週期和人自己所規劃的生活規律。曠野的靜默強制人進入內在的世界。

  在這高科技的時代,五光十色的資訊、廣告、電子產品、網路等充斥每個地方和每個人的內心,形形色色的事物既滿足又玷污五官和欲情,五彩繽紛的形象既迷惑又束縛人。曠野的一無所有把這一切全部掃盡。因此,在我們的內心、家庭、團體、堂區、社會、和國家創造一個神聖的曠野是恩典也是當務之急!這也是瑪利尤震神父畢生努力,帶領靈魂與天主親密結合重要的捷徑之一!

文/生命之母團體 李秀華

其他靈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