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教會 Worldwide Church News

將臨期第一場默想:敞開心懷,對天主的新意感到驚訝

DEC 07,2024

教宗府講道神師帕索里尼神父12月6日上午在保祿六世大廳進行了將臨期第一場默想,題為「驚訝的門」。聆聽先知們的聲音並以依撒伯爾和童貞瑪利亞為榜樣,認出在現實生活中已經存在的福音的種子。

(梵蒂岡新聞網)在天主的新意、道成肉身奧蹟面前感到驚訝,這是內心被喚醒的第一個動作,以便朝著耶穌的聖誕邁進,懷著一種強烈的希望跨過禧年聖門。」這是教宗府新任講道神師、方濟各加布遣會士帕索里尼(Roberto Pasolini)神父將臨期首場默想的主旨。這場默想於12月6日上午在保祿六世大廳進行,主題為「驚訝的門」。教宗方濟各和聖座部會的人員在場聆聽。

敞開驚訝的門

帕索里尼神父邀請在場的人先是在先知們的聲音,然後在依撒伯爾異議的勇氣,最後在瑪利亞承行天主旨意的謙卑面前敞開驚訝的門。神父解釋說,先知們深知這個歷史事件的意義,給我們指出在這將臨期所要面對的挑戰:意識到天主在人類歷史中的臨在和行動,再次在天主面前感到驚訝,祂不僅能夠,而且尤其渴望繼續在我們的生命和世界歷史中施展作為。

先知們的聲音,警告是為開啟希望

教宗府的講道神師強調,先知們的聲音絕不會讓我們無動於衷,正如耶肋米亞所言,他們的聲音在我們身上有兩個效果:先是警告,然後開啟希望,這是因為天主重申祂信實的愛,並為子民提供新的機會。

我們對先知們的話難以聽進去,尤其當天主的聲音試圖重新開啟希望的渠道時,因為接納喜訊並不容易,尤其是現實生活處於長期的苦難、失望和不確定的狀況時。

依撒伯爾和瑪利亞的典範

為了準備聆聽先知們的聲音,帕索里尼神父例舉兩位女性的典範,她們是依撒伯爾和童貞瑪利亞。依撒伯爾懂得對事物和關係表面的連續性說不,而在納匝肋的瑪利亞身上,我們看到需要“懂得向天主的新意說是,自由且喜樂地回應祂的聖意。

依撒伯爾,堅持異議的勇氣

依撒伯爾生了一個兒子後,到了第八天孩子應行割損禮,人們願意照他父親的名字叫他匝加利亞。這時,依撒伯爾說:「不,要叫他若翰。」(路一57-60)帕索里尼神父指出,依撒伯爾的反應告訴我們,有時需要打斷事態的發展,向天主的新意敞開心懷。

向已有的習慣說不,讓天主來更新我們

教宗府講道神師繼續說,「有許多的『不』等待我們說出,不僅針對那些明確的邪惡,也針對那些細微的邪惡,就是依循習慣行事,從未有勇氣認真地重新思考所行的事。不過,為能勇敢地說出這些不,就需要相信天主在人類歷史中行動,最好的還在後頭。」

瑪利亞,承行天主旨意的謙卑

在關於聖母領報的《福音》章節中(路一26-38),瑪利亞對天主召叫的回應能幫助我們恢復對道成肉身奧蹟的些許驚訝。帕索里尼神父解釋說,童貞女要歡喜,也就是意識到已經存在的事:上主與她同在。這是將臨期的恩寵,即覺察到有更多的理由可以歡喜而不是悲傷,不是因為這些事情單純,而是因為上主與我們同在,一切都有可能發生。

童貞女的驚惶不安

聽了天使的話,瑪利亞卻惶恐不安。理由有兩個。首先是對所得到的愛感到驚喜;其次是擔心,因為瑪利亞直覺到已是完全由聖言來重新安排自己的時刻。按照人的規範,懷孕生子會使瑪利亞受到眾人的指責,根據梅瑟法律,是犯了姦淫罪。

帕索里尼神父提醒說,向天主說「是」,會使我們冒風險,在我們已經達到並試圖保持的平衡中死去。然而,正是這條道路讓我們重新找回自己。

看,上主的婢女

童貞女以她聖潔的驚訝向天使作出答覆,同時詢問:「這事怎能成就?因為我不認識男人。」帕索里尼神父解釋道,瑪利亞的問話並不是想知道天主計劃的細節,而只是以自由和有意識的方式參與這計劃。天使的答覆也只說聖神將是她忠實的守護者。

在我們人生中所領受的宣報

帕索里尼神父最後表示,我們並非都能以同樣的方式來回應我們生活旅程中所領受的宣報。一旦天主的光讓我們看到,在我們因所期待的事物而感到恐懼時,其中存有一種對永恆承諾的忠誠,我們心中便會產生驚奇,從而發現我們終於能說出「我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