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Undefined index: Co

Filename: controllers/Donation.php

Line Number: 98

Backtrace:

File: /home2/catholictcorg/public_html/application/controllers/Donation.php
Line: 98
Function: _error_handler

File: /home2/catholictcorg/public_html/index.php
Line: 318
Function: require_once

捐款奉獻

捐款奉獻 Donation

  • 台灣Pay

    手機掃描QRcode完成捐款後,敬請記下捐款時間,並填寫捐款人資料*

  • 劃撥捐款

    劃撥帳號:22668457
    劃撥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中教區

    ※ 請在通訊欄註明您的捐款項目:福傳牧靈經費、教堂建設經費、為留下瑪利諾會館、司鐸聖召、八家啟智機構或是其他項目。

    欲下載劃撥單,請點選滑鼠右鍵《另存目標》即可。
    列印時建議使用雷射印表機列印,較為清晰

  • 福傳牧靈經費(媒體福傳)

    教會為傳播基督福音,所舉辦的各類活動,網路媒體福傳的軟硬體設備、發行宣傳刊物等各項開支費用。

    台中教區攝影室啟用祝福禮

  • 社會急難救助(物資銀行)

    發揮博愛精神,救助弱勢及急難家庭。

  • 港口牧靈關懷(海員、漁工人道關懷)

    為港口牧靈關懷(海員、漁工人道關懷)

    海員和漁夫的生活經常離鄉背井。有時,他們受到被虐和不公的待遇,落入人口販運者、海盜和恐怖襲擊的陷阱。有時得不到應得的薪資或被遺棄在遙遠的港口。除了來自大自然的威脅(暴風雨和颶風)外,他們還必須面對人的威脅,如海盜或恐怖襲擊。他們穿梭海洋,停泊的港灣並不是都歡迎他們。

    世界上有99%以上的貿易都是經由船舶運輸,我們的社會對海運業的依賴便無庸置疑。沒有海員,全球的經濟將會停滯不前;而沒有漁民,世界上許多地方將遭受飢餓。他們當中許多人為工作,長期遠離故鄉家人千萬哩。

    台中教區海員宗會志工團隊為海員和漁工提供牧靈關懷和人道救援,與全球各港口的海星(Stella Maris)司鐸和志工合作,共同協助海員和其家庭。

  • 聖采琪聯合弦樂團

  • 南屯天主堂牧靈中心建設經費

    南屯聖維雅內堂(通稱南屯天主堂)是一座位於中華民國台中市南屯區,屬於天主教台中教區臺中市第一總鐸區的教堂。堂區開設於1963年。美國籍的瑪利諾會范賦理神父(Delos Humphrey ,MM)得到美國彭阿良家族的捐助,在南屯購得上千坪土地,在此建立堂區,除了建設幼稚園、神父宿舍、修女院等設施之外,並以此地為中心展開大規模的傳教活動。至1975年,瑪利諾會決議將南屯堂區轉交台中教區自理。

    2004年,南屯天主堂一帶的地主成立「台中市永春自辦市地重劃會」,進行自辦土地重劃,並於2007年經台中市政府核可重劃。期間幾經波折,重劃後分回用地為宗教專用區,現擬於基地南側興建南屯天主堂牧靈中心。

  • 發祥天主堂重建基金

     

      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瑞岩部落,位於力行產業道路上的泰雅族部落,海拔1300餘公尺。發祥村瑞岩部落,因【921大地震】導致部落基地掏空、房屋龜裂,有遷村之必要經多處尋覓後,居民決定遷建到原址對面的發祥國小旁空地,發祥村瑞岩部落,但因交通不便工程進行不易,歷經12年之久,於102年12月居民方全部遷移完畢。 

      早期六十、七十年部落族人一起搭建竹子聖堂。聖堂成為部落族人、孩童共同玩樂聚會居點。當竹子聖堂隨著族人共同努力擴建,有了第一棟鋼筋水泥建築在部落山頂上出現,原聖堂-【伯多祿天主堂】。

      原聖堂結構已被921地震破壞,部落族人期盼在這泰雅族發源部落,在部落內建立新聖堂,成為泰雅部落的信仰根基,並肩負著落實教會的本地化,建立了「信仰」與「文化」傳承新紀元的開始。  

      展望與服務:

      籌募新建聖堂,聖堂走入社區,預期效益提供社區關懷老人社會服務活動空間,並提供學童文化、族語、信仰生活品德教育服務課程。未來並將成為泰雅族發源地聖堂的指標性教堂。

      愛與希望:

      自104.5.17起開始,由本堂主任司鐸阮泰賢神父、本堂前任會長林振邦及太太賴武梅帶領族人,展開一年多來的募款活動,不怕辛勞、辛苦,奉獻農忙時間,遍及南投縣、台中市、彰化縣、嘉義縣等縣市募款,其已募集金約有新台幣將近捌佰多萬元,所得金額有限,只佔預定重建聖堂經費籌募金額的新台幣壹仟陸百萬元的1/2。資金缺口尚約有新台幣捌佰多萬元。
      此首次募款計畫,因資源有限極需企業社會人士的支持與捐輸,本募款經費係「專款專用」,為服務我們的族人所籌設之,故希冀社會各界能秉持「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永續經營使命,讓我們的部落、社區都能感受到企業、社會人士們薪火傳遞的無盡溫暖;企業、社會人士們的支持,將為我們在經費日漸緊縮的社會教育環境下增添許多助力!期望透過企業界的慷慨解囊,早日募得不足金額,重建聖堂。

    募款帳戶:
    (1)郵政劃撥帳號:22668457
    (2)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中教區
    (3)請於通訊欄註明:「發祥天主堂重建基金」

  • 為留下瑪利諾會館

    回顧看我們的信仰路程,1950年教廷傳信部成立「台中監牧區」,委託瑪利諾會負責福傳工作,蔡文興神父被委任為台中監牧區監牧。

    1951年當時全監牧區只有5個準堂區,3位神父,教友人數不滿3千人。

    1962年台中監牧區升為教區,蔡文興蒙席被祝聖為主教。

    66年來,瑪利諾會102位神父、修士陸續來台灣,在南投山上,在西部海岸線,在都會區,建立起一間間聖堂,傳遞著天主愛的福音,以牧靈福傳、關懷貧病、身心障礙弱勢族群、照顧外籍移工、愛德服務、語言學校、幼兒教育、技職教育、監獄牧靈等工作,將一生的青春與愛,奉獻給台灣這塊土地。

    為了感謝瑪利諾會神父們的犧牲奉獻,也為了記錄下他們在台灣福傳的美麗芳蹤,教區將製作一系列的記錄短片,讓我們重溫和他們一起走過的每一步,也讓年輕一代了解這珍貴信仰,是如何透過瑪利諾會神父們堆砌而成的。

    台中教區走過55年,瑪利諾會神父們都年長了,我們應該要承接下福傳使命,再次燃起我們福傳熱火,把這一篇篇美麗故事,這份恩寵信仰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片為:1959年八七水災時,王澤民神父申請救濟品救災美軍第七鑑隊直升機協助運送糧食到彰化災區)

  • 國際志工親善大使~為史瓦濟蘭

    愛在非揚~史瓦濟蘭晴空下

    團隊源起

    天主教會臺中教區國際服務親善大使團

      2009年天主教會台中教區94歲老神父吳振鐸蒙席回歸天鄉,留下遺愛非洲的心願,台中教區蘇耀文主教秉持主耶穌愛人如己,和普世教會扶弱濟貧的精神,舉辦了第一屆「傳愛580-我幫您」的募款活動,勸募了超過1萬條台灣寶特瓶環保回收技術製成的毛毯,於2010年7月號召教會學校師生組成「國際服務親善大使團」,將毛毯親自送到史瓦濟蘭幫助當地愛滋遺孤度過寒冬。並以吳神父之名,於史瓦濟蘭建造第一間志工之家。
      藉由這樣的生命教育,親善大使團持續前往非洲當地服務,提升台灣青年志工國際觀,跨文化學習與體驗,發展中長期定點人道救援計劃,且帶給史瓦濟蘭愛滋遺孤充滿溫暖與希望的寒冬。「那兒有需要就往那裡去」,我們真心為這些最小兄弟服務,在考驗中看見了信靠天主的力量,「主一直與我們同在」是最深的體悟;「施比受更有福」是最真實的體驗

    醫療義診

      史瓦濟蘭醫療服務延續2010年以來的傳承,每一年由天主教會臺中教區主辦,並由醫療團長趙榮勤醫師的統籌與規劃,及所有志工共同合作下,開展服務方案。針對史瓦濟蘭當地醫療資源缺乏的困境,提供醫療以及藥物之協助;並希望進一步減緩民眾對於醫療資源之需求與期待。

    NCP資助

      非洲地區物資缺乏,人民平均所得不高,當地孩童多半以玉米糊為主食,每日一餐;長期下來,多半呈現營養缺乏的狀態。為此,本團隊針對NCP(鄰里關懷據點)進行長期認助,透過募集食物供給所需經費,以及民生所需物資,讓史瓦濟蘭的孩童,獲得關照並且快樂健康的成長。

    教育協助

      史國教育支出成本昂貴,本團隊特別針對當地優秀弱勢學生提供就學經費資助,透過在台的募款以及當地資源的連結,提供優秀弱勢學子獎學金,實質鼓勵史國學子持續學習。並由志工進行教育交流計畫,透過台灣文化的介紹、中文學習、以及音樂活動帶領,開拓史國學童國際視野及學習多樣化。

     

    聯絡人:天主教會臺中教區國際服務親善大使團 總務 黃琪珊小姐 (04)2207-5678

      捐款劃撥帳號:22668457 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中教區

    *請註明「為史瓦濟蘭國際志工」。

    * 依所得稅法第17條第二項第二款,捐款總和在綜合所得稅總額20%以內將可列舉扣除,因此捐款兼可節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