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的話 Words of Bishop

主內親愛的神父、修女、弟兄姊妹們:

教宗:生命是造福他人的禮物

    8月10日主日教宗良十四世在三鐘經中強調,投資自己生命最有效的方式是把握每一個去愛人的機會。慈悲善功是最安全、最有收益的寶庫,將我們生命的寶藏存放在那裡。正如福音所教導的,因為在那裡即使只投了兩個小錢,一位窮寡婦也能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參閱谷12:41-44)。

    教宗說在福音章節中,記述耶穌正在走向耶路撒冷,「在那裡,祂為我們的救恩,將要在十字架上奉獻自己」。耶穌勉勵我們,要徹底效法祂的生活方式:「要變賣你們所有的來施捨」(路12:33)。教宗解釋說:「天主賞賜我們的恩典,應當慷慨地用於他人的益處,而非僅僅留給自己。」教宗進一步指出,這不僅要分享我們所擁有的物質財物,也要奉獻我們的才能、時間、關懷、陪伴與同理心。

   「在天主的計劃中,祂為我們每一個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獨一無二的善、無價之寶,以及實際的財富」。我們受造正是要將自己的恩典奉獻給他人。相反地,若不投資自己的生命,就會使它「枯竭」,甚至「貶低」為單純的「消費品」。教宗進一步闡明:「我們作為天主的恩賜」,需要在自由與人際關係中奉獻自己,如此才能實現自己和展現自己。

    在這奉獻自己的過程中所積累的財富,具有如同「窮寡婦」那微小投資的倍增效應:這位寡婦雖僅以兩個小錢投入聖殿的銀庫,卻賺的了全部。教宗引用聖奧斯定的話:「若能用一磅銅換得一磅銀,或用一磅銀換得一磅金,一個人就心滿意足了;但所施予和所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不是金銀,而是永生。」(《講道集》390)

    教宗告誡道,一方面,獎賞如此之高;另一方面,貶值的風險卻也實際存在。因此,我們必須當心,不可「錯過任何愛人的機會,在家庭、堂區、學校或工作場所有需要的地方,無論身處何地」。教宗總結道:「這正是耶穌要求我們的警醒,要我們習慣於彼此關心隨叫隨到、體貼入微,就像祂時時刻刻對我們那樣。」(梵蒂岡新聞網)

教區再度獲頒宗教團體社會公益獎

    8月22日我們教區再度獲頒內政部宗教團體社會公益獎,由黎光天神父代表教區前往領獎,這是教區第16度獲獎得到政府主管單位的肯定,也是教區內神父、修女及弟兄姊妹們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但如同教會教導的「宣講福音、禮儀聖事、愛德服務」是我們信仰生活3個不可或缺的支柱,並鼓勵大家持續地努力,以光榮天主,助益他人,這期月誌特別將獲獎事蹟內容簡要說明如下:(詳細內容請參閱本期月誌第五版)

一、教育文化工作:

為弱勢家庭提供免費安親課輔班,辦理婚姻家庭工作坊、講座、婚前婚後教育課程,舉辦系列音樂會12場。辦理長青大學、樂齡中心,提供長者再學習及保健機會,監獄進行關懷與心理教育課程。舉辦「MARCH for LIFE為生命而走」遊行活動、「玫瑰20 為愛而行~機會平權公益路跑活動」。回應政府落實推動身心障礙權利公約(CRPD),積極推廣原住民族語計劃,共有9個原住民部落教堂參與。承辦「漁工福祉國際會議」,持續發揮力量改善漁工福祉。

二、社會福利服務工作:

附設8所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提供專業的照顧服務和家庭支持,照顧發展遲緩兒童及身心障礙者。提供多元就業機會及青年工讀機會。外籍移民關懷中心,協助移民就業技能與諮詢並提供精神和心靈上的輔導與支持,庇護,進行勞資協調,解決企業不當行為。設立4處原住民文化健康關懷站,服務生理量測、電訪、訪視、預防失能、轉介、共餐及送餐。於天主堂成立社區關懷據點,延緩長輩的老化速度。成立祥和志工大隊,協助推動各項志願服務工作。

三、慈善救濟工作:

教區物資銀行每月發放食物予弱勢、中、低收入戶、邊緣戶並進行關懷及提供義剪和早餐。與TVBS 信望愛永續基金會合作舉辦「攜手愛無限」活動,協助弱勢家庭。關懷街友並提供女性街友庇護、就醫、就業輔導、生活重建及提供熱食。海員宗會關懷海員及人道救援,不定期於梧棲漁港為外籍漁工發放物資及義剪。

慈悲善功是最安全最有收益的投資

最近我們教區內有許多聖堂慶祝堂慶,以及8月15日教區所屬彰化慈愛教養院「銘愛教學大樓」落成、16日豐原天主堂重建募款餐會、19日全台明愛會年會、24日善牧天主堂整建落成等,這些都是許多先輩及眾多神父、修士、修女、弟兄姊妹、修會、團體、社會各界善心人士等的愛心及奉獻的成果,連同上述我們教區去年的服務,為這一切獻上我們的感恩及讚美。如同教宗良十四世所說的,「生命是造福他人的禮物,投資自己生命最有效的方式是把握每一個去愛人的機會。慈悲善功是最安全、最有收益的寶庫。」求天主降福所有參與者的奉獻、付出與辛勞!也讓我們以「宣講福音、禮儀聖事、愛德服務」3支柱繼續我們「永生希望的朝聖者」見證之旅!

最後,如同教宗將我們託付給曉明之星瑪利亞:在這個充滿分裂的世界中,願她幫助我們成為慈悲與和平的「哨兵」,希望之母,為我等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