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問答 FAQs about Faith

  • 「天主教」一詞中文翻譯的由來為何?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乃明末來我國教的教士所擬定。它原來的名稱是基督宗教(Christianity),意指耶穌基督所創立的教會。凡信仰耶穌基督者,統稱為基督徒。隨時代的變遷,以後出現了許多自稱為基督徙的教派, Christianity便成了總稱,各教派不得不冠以他詞以示區別。歐美各國都以「公教會」(Catholic Church )或「羅馬公教會」,稱隸屬羅馬教宗的天主教,以與分離的「希臘正教」或「東正教」 (Orthodox Church),及 Protestant(Protestant有「誓反教」之義,我國人多稱之為「新教」或逕稱「基督教」)等教派有所區別。 

    「天主」二字,是天主教稱呼宇宙真主的名詞,也就是所稱的「至上神」。這個名詞始自明神宗萬府十一年(一五八三)。原來羅明堅教士,離開廣東肇慶時,託一位望教少年照管祭壇和祭服,後來羅明堅與利瑪竇等回肇慶時,發現祭壇中央壁上,懸一中堂,書「天主」二字,遂被採用,與「上帝」或「天」等名稱並行。 

    明末清初,由於不幸的禮儀之爭,教宗本篤十四世,頒布最後一道禁令(一七四二,即清乾隆七年),不許單稱「天」或「上帝」,此項禁令現已鬆弛,不過從那時起,便通行了「天主」的名稱。 

    在利瑪竇以前,唐太宗貞觀九年(六二五)天主教的分袂弟兄-景教,傳入首都長安,其所譯「默西亞經」(原作「移鼠迷詩言哥經」),稱宇宙真主為「天尊」。按釋家也稱佛為「天尊」,道教稱「天神」乃「天尊」等,如「元始天尊」。 

    我國古籍中,天主的名稱,始見於秦始皇所封八神;「天主、地主、陽主、月主、四時主」等。南朝宋時,呵羅單國尊稱宋帝為「無憂天主」。佛經中稱諸天之帝曰天主,例如:「忉利天主」。說文解字:「天者、巔也,至高無上」。但我們所謂「天主」,並非秦始皇所講八神原意,亦非佛經中的「忉利天主」,乃是指宇宙的唯一真主宰。 

    對「天主」的稱呼,世界不少語言均按照拉丁語Deus譯為類似的名稱。Deus 、則是根據古羅馬「多神」dii的原有名詞而來,但為保持一神觀念,將小寫改為大寫,將複數改為單數;這樣便固定了唯一主「至上神」的名稱。 

    我國文字,通常無大寫小寫之分。為表達「一神」觀念,只有加以限定字,呼之為「真神」、「至上神」等。因我國「神」字古義,原來也指「多神」。一:即所謂「天神地祇」。說文:「神:天神,引出萬物……祇:地祇,提出萬物」;天神指日月星及諸神,地祇指山川河海之神。二:即所謂「天神人鬼」。呂覽順氏篇「鬼神傷民之命」;高注:「天神曰神,人神曰鬼」:此處「天」「人」對稱,但是「神「和「鬼」都是多數的。 

    神「引出萬物」,實指日、月、星及諸神,「生風雲、調陰陽」,並非特指「創造宇宙」而言。但近代學者,由於研究「天神」、「一神、「多神」、「汎神」等問題,將西方之(Theos,Deus,God…)逕譯為「神」字。因而我們從「一神」、立場,也呼「天主」為「神」及「至上神」等。
     

  • 天主教何時開始傳播?

    耶穌升天後,門徒們立刻展開傳教工作。伯多祿第一次公開佈道,便有三千人皈依受洗(宗二:41),第二次又有五千人信從(宗四:4)。傳教最活躍的,當推由迫害教會的掃祿,一躍而為大使徒的保祿。他很快就把福音傳遍了小亞細亞、馬其頓和希臘一帶。除保祿一人外,其他使徒起初都固步自封,只向同種的猶太人傳教,不敢接觸所謂「外邦人」。在天主用異像啟發伯多祿之後,他們才打破了這種成見(宗十),開始去訓誨萬民了。

  • 聖經是怎樣的一本書?

    1.聖經是一本文學著作,基督信徒把聖經當作靈性生命的寶庫,是世界譯文最多,銷路最廣的書。要注意的是聖經不是歷史書,或科學書等,而是天主啟示給人類有關生命的一本書。 

    2.聖經的各卷的文學型態:有傳記,歷史,法律,禮儀,詩歌,寓言及神話等,天主透過這些不同的文體,來啟示給人祂對人的計劃與訊息,不論是誰,只要他誠心正意去探討,藉由教會的協助,必能了解聖經中的真理。 

    3.聖經包括兩大部分:舊約與新約。舊約就是天主與以色列民族在西乃山上所立的盟約。新約就是耶穌基督以自己的聖血和聖死,為全人類所立的盟約。 

    4.聖經是誰的話?
    聖經是天主的話,受聖神默感而寫成的。人面對天主的聖言,應該以信德服從。為達到這服從,需要天主的幫助及聖神內在的助佑。 

    5.聖經這本書有多少年的歷史?
    從梅瑟到最後的一位宗徒聖若望死前約1400年,聖若望死後到現在2000多年,總共約3400年。 

    6.聖經的中心點是什麼?
    舊約與新約的中心點是耶穌基督一人。舊約與新約的基礎是一貫的及一個整體,那就是天主對人「愛」的計劃逐步實現,就是所謂的「救恩史」,也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歷史。 

    7.天主教與基督教對聖經的看法有何不同? 
    關於聖經的卷數目錄,天主教的聖經共計七十三卷,其中舊約四十六卷,新約廿七卷。基督新教的聖經卻只有六十六卷,其中新約廿七卷,舊約卻只有三十九卷,因為他們把舊約中希臘原文的巴路克、多俾亞傳、友弟德傳、智慧篇、德訓篇、瑪加伯上及瑪加伯下七卷予以刪除,不承認這七卷為聖經。

    聖經是天主的聖言有客觀的正確真意,為此在解釋上有應守的客觀標準,個人不能主觀的自由解釋,以防聖經原意變質,猶如國家的憲法不能由每個國民自由解釋一樣。天主教對此標準,非常尊重謹守;基督新教各教派則主張,每個教徒都可自由解釋聖經。

    8.何謂七十二賢士譯本?
    由於希臘文化在中東的普遍影響,許多人以不懂希伯來文,在公元前 285-246 年間,埃及王由耶路撒冷邀請了七十二經師,到埃及亞歷山大利亞城,將希伯來文聖經譯成為希臘文,即所謂「七十二賢士本」。其中有39卷為「首等正經」, 7卷為「次等正經」。 

    9.舊約與新約彼此有什麼關係?
    舊約與新約合為一部聖經。舊約光照並解釋新約,而新約彰明並滿全及完成舊約。要激底地認識耶穌基督,要設法研讀舊約與新約,所以聖熱肋尼莫才說:「誰不認識聖經,就不認識耶穌基督」。
     

  • 東方教會與羅馬教宗為什麼分開?

    公元八四七年,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依納爵,被東羅馬皇帝脅迫退位,並遭放逐。皇帝任命一位普通教友佛西約(photius ),被祝聖為宗主教。教宗尼各老一世聞訊後,立刻聲明依納爵的被黜為不合法,並將佛西約開除教籍,不料佛氏竟散佈攻擊羅馬教宗的傳單,並擅自召開主教會議(八六八年),開除教宗的教籍,數星期後皇帝被弒,巴西略一世繼位,一反前皇的作為,廢黜佛西約,使依納爵復職,教會復歸統一。 

    公元一O五三年,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彌格爾、塞魯拉(M.Caerularius),將君士坦丁城的拉丁禮聖堂全數封閉,並致函羅馬教宗,大肆攻擊。教宗良九世為避免破裂,乃派一位樞機為首的使節團去解決紛爭。但因該樞機性情爆燥,態度欠佳,致使談判破裂,竟將塞氏開除教籍。此不幸事件,發生在公元一○二四年七月十四日。從此東方教會與羅馬完全斷絕往來,自稱「東正教」。弗羅倫斯大公會議時(一四三八~四五),雙方曾和好合一,但為時短促。一直到一九六五年梵蒂岡二屆大公會議時。雙方才公開聲明,解除彼此間的隔閡,重見合一的曙光。
     

  • 天主教與基督教究竟有什麼不同?

    天主教乃救主基督所創立,是從宗徒們傳下來的教會,遵守基督所教導的一切教義、誡命和淨化聖化人靈的聖事,沒有改變、加添或刪減。基督新教是於公元十六世紀初葉自天主教分裂出去的教派。最初的教派有三支:一是路德教派,路德原是德國天主教奧斯定修會的一位神父,他主張人依靠信德即可成義得救,不需任何善功。

    路德拒絕教會勸導,於一五一七年在德國威登堡教堂發表了他自己的信仰主張,自天主教分裂出去,成為路德教派。二是加爾文教派,加爾文法國人,生活於瑞士日內瓦,與馬丁路德同時,除同意路德所講的「人只靠信德即可成義得救」的主張外,還提出他個人的主張「人的成義得救早由天主所預定」,結果也由天主教分裂出去,自成加爾文教派。三是英國教派,由英王亨利八世開始,他因欲休加達利納皇后、另娶宮女寶蘭為后,未蒙教宗允准,遂於公元一五二一四年自天主教分裂出去,成立了英國國教,自立為國教教宗。

    上述三個教派各自成立後,每個教派內的信徒,又因在信仰上意見紛歧,遂又各自分裂,漸漸產生了許多新教派,例如從路德教派又分裂出福音堂、美以美會;從加爾文教派又分裂出惟一神派、清教徒、公理會、長老會、浸禮會等:從英國國教又分裂出聖公會、高級教會、低級教會、自由教會、牛津公教會等。基督教之各教派,在過去四百餘年內,已分裂為一百多個大小不同的教派。

    在歐美各國,基督教各教派統稱為「誓反教」,乃因當時路德教派在德國得勢後,嚴禁天主教舉行彌撤聖祭。數年後,即於一五二九年,斯倍爾國會又宣佈恢復天主教舉行彌撤聖祭之自由,當時國內有五個歸依路德教派的王侯和十四座城市的路德派信徒,群起誓死反對,稱自己為誓反教派。自此以後,自天主教分裂出去的教派都稱為誓反教,以示與天主教分離之意。待日後誓反教徒來到中國傳教時,因為中國環境與歐美不同,覺得誓反教之名有欠和善,遂以基督教之名取而代之,稱為基督教。

  • 天主教是不是拜聖母所以又稱為瑪利亞教 ?

    天主教信奉三位一體的天主,因為祂是創造我們的宇宙主宰,我們是祂的受造物,我們出於祂,屬於祂,受祂愛護照顧,將來還是要歸於祂,分享祂的永生,所以我們對祂有義務舉行祭祀真神主宰典禮,欽崇祂朝拜祂,以便將來回到祂台前。天主教恭敬耶穌基督,因為祂是天主子降世成人代人贖罪,為人類恢復分享天主永生的真神救主,我們出於祂,屬於祂,被祂救贖得享永生。所以我們有義務向祂舉行祭祀真神救主典禮,欽崇祂朝拜祂,確實獲得祂的救恩。
     
    天主教恭敬聖母,但和恭敬天主或救主基督不同,並未將聖母視為神明主宰,也未將聖母視為人類的救主,也未向聖母舉行祭祀神明典禮,或欽崇她朝拜她。天主教恭敬聖母,乃因聖母是耶穌基督的母親,她在耶穌基督前說話有份量,她能為我們說情,所以我們將聖母視為我們在救主基督前的中保,為此我們敬禮她、向她祈禱,求她代我們轉求救主基督、多賜我們恩寵,俾能更熱心愛天主和救主基督。按天主教的信仰和禮儀,欽崇朝拜〔ADORARE〕祭祀〔SACRIFICIUM〕和尊敬〔HONORARE〕祈禱〔ORARE〕敬禮〔DEVOTIO〕在程度和層次上是有區別的,欽崇朝拜、祭祀是為恭敬造物主和人類救主基督專用的最高禮儀,不能為聖母或聖人聖女用。為恭敬聖母或聖人聖女,我們用尊敬,祈禱或敬禮。

    此外,天主教恭敬聖母,並不減少對天主或救主基督的崇拜,因為按天主十誡第二一誡和教規第一規之規定,凡知是非辨善惡的男女教友,都有義務每主日〔星期日〕進教堂參與彌撒聖祭,欽崇朝拜天主和救主基督;即便在聖母的節日所舉行的禮儀,或是在國際間知名的聖母朝聖地如法國的露德或葡萄牙的法蒂瑪所舉行的禮儀,也都是舉行彌撤聖祭、或耶穌聖體遊行和聖體降福,向天主和救主基督表示崇拜;至於聖母的敬禮,是經由誦念代禱文或唱聖歌,請聖母將我們的祈禱帶到天主和基督台前,為我們轉求天主和救主基督,多賜我們恩寵,助祐我們虔誠崇拜讚頌天主和救主基督,並愛人如己。